乡村蝶变|南海西樵“最岭南”的振兴之道

“桂子飘香钟翰墨,名人接迹盛衣冠。”西樵上金瓯松塘村桂香门楼上的对联,依然是当下松塘人崇文尚学的写照。

12月2日,2018年“佛山十大醉美古村评选”暨“古村旅游文化活动月”带领佛山市民走进南海西部古村。在松塘村,大家看到了身穿书生衣衫、背着竹制书箱的小小学子进行开笔礼,参拜孔夫子;在百西村头村,漫步和恒大街,思绪闪回当年“小广州”的繁华;在简村,市民走进陈启沅纪念馆,看启沅公如何掀起“缫丝革命”……

文翰樵山“最岭南”。在“最岭南”的西樵,乡村从来是此处地方社会文化的根基所在。西樵乡村孕育了最岭南的文化气韵,坚守着本土的文化价值;乡村是西樵发展的起点,从近代民族工业一步步走到今天。乡村的传统文化在这里再度焕发生机,西樵人在这里找到家园与归宿。

在西樵,岭南文化为当地乡村的孕育和振兴注入灵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是推动西樵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所在。西樵乡村正不断释放活力,传统元素与现代发展交融共生。

乡贤基因助西樵留住文化的根和魂

打开地图,西江、北江在“珠江三角洲顶点”的思贤滘汇流又分开,夹着三水白坭、南海的丹灶、西樵、九江三镇,又经过下游的顺德数镇,最终奔向大海。

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由此出现了。在西江、北江夹着的这片土地上,是佛山古村落分布最密集的地方。作为“珠江文明的灯塔”,西樵山是这一片区的地势高点,山上山下皆是古村。正是樵山与珠水,孕育了此处的乡村,而“乡贤”的基因自古便在这里萌发,传承至今。

从西樵山向西望去,穿过听音湖,便是陈启沅的故乡简村。让南海人引以为傲的近代民族工业家陈启沅在这里兴办继昌隆缫丝厂。但在“民族工业创办人”这一层身份外,陈启沅还是一位传统乡村社会的士绅乡贤。

中山大学中国社会经济史专业博士徐爽在《明清珠江三角洲基围水利管理机制研究:以西樵桑园围为中心》一书中,就呈现了陈启沅作为乡贤的一面。明清时期,西樵大部分地方被包裹在“桑园围”这一民间自发修建的水利工程内。为了抵御每年汛期的洪水,桑园围内各乡村逐渐形成了“各修各堤”又合力“全围通修”的惯例。

陈启沅正是晚清简村堡修堤的代表人物。他不仅主持修葺了吉水窦(位于西樵吉水涌的窦闸),被大家推举主持重修了桑园围内最重要的庙宇——南海神庙,还参与了西樵山上云瀛书院的创建。徐爽分析,包括陈启沅在内的“简村堡廿七户文会”,是“水利共同体”,不仅共同应对水利事务,还建立书院;为了简村的文教,更充当起日常生活纠纷的仲裁机构。

在百西村头村,同样有深厚的乡贤传统。“在潘氏大宗祠,至今仍然挂着‘潘氏家训’的木匾。”潘文生作为村头潘氏的后人,虽然出生、成长在广州,却一直心系家乡,多年来一直参与整理村头潘氏的文献资料,编修了《南海西樵百西村头村历史探秘丛书》。

根据潘文生的讲述,潘氏先祖思园公潘进是村头兴起的关键人物。潘文生介绍,潘进生于乾隆三十二(1767年),终于嘉庆十七年(1837年)。他在当时的香山县(今广州市南沙区横沥镇)购得滩涂地开发成沙田,历经潘氏三代人的辛勤经营,家境日渐殷实。

同样地,士绅世家的潘氏也在身体力行诠释“乡贤之道”。比如,潘进以“课子弟为事”;潘进及其弟潘健明、侄潘以翎先后参与桑园围、民乐窦的修葺工作;其家族留下《潘氏家训》与《潘氏家乘》。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科大卫便在其著作《皇帝和祖宗》中评价潘进“是士绅阶层的好榜样”。

实际上,在西樵乡村历史上,从来不乏像村头潘氏、简村陈启沅这样的乡贤。他们自发参与甚至主持地区的水利建设,主动介入乡村的公共事务,重视乡社文教。时过境迁,纵然斯人远去,但西樵先贤从乡间出仕入市,又回馈桑梓的事迹,通过文献流存,以及一代又一代的西樵人的口耳相传,延绵至今。随之传承的是西樵乡贤的“基因”,让西樵乡村保留了文化的根与魂。

乡村是西樵近代以来镇域经济发展的起点

“岭南理学的发展背靠当地经济崛起。”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岭南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温春来说,在留存于世的文献系统中,西樵作为重要的书写对象出现要晚至明代中叶,这与珠三角在经济、文化上的崛起是一脉相承的。

他列举了在西樵有过足迹的南海士大夫集团代表人物,如霍韬、湛若水等,他们的理念对珠三角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潘进购置经营沙田,陈启沅兴办继昌隆缫丝厂,开了民族工业先河,从传统农业社会到步入近代工业化早期,西樵先贤一直在诠释着这一文化与经济现象。

西樵古人的渔樵耕读,劝课蚕桑,陈启沅在此基础上创办了现代的丝织业,可谓描绘了近代以降直至改革开放,西樵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底色。

根据《南海市西樵山旅游度假区志》记载,1915年,民乐程家村程丙全等4人发明了马鞍丝织提花绞综,首创纽眼通花“香云纱”;1935年,广东省蚕丝局在官山云瀛书院举办蚕丝展览会;1967年,地方国营南海丝厂在西樵投产,此后南海丝厂不断实现技术革新。

改革开放以来,西樵更是先行者。纺织业在历史的基础上不断繁盛,形成了“千家厂、千家店、万台机、亿米布”的“西樵印象”。发展至今,西樵已是“中国面料名镇”,纺织成为西樵的支柱产业之一。

西樵产业从乡村出发,改革开放以来,村级工业园一度成为了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动力,却也成为如今掣肘西樵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既然乡村是起点也是瓶颈,那么解局的突破点依然是乡村。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曾明确指出,南海未来发展的空间就在村级工业园,整治村级工业园刻不容缓。

当前,西樵一共有64个村级工业园。在11月西樵发布的乡村振兴战略中,村级工业园与振兴乡村紧密地相连。“我们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力实施村级工业园综合提升、乡村生态提升和乡村规划建设提升。”西樵镇委书记黄颂华说。

如今,西樵的村级工业园正在蝶变。黄颂华介绍,听音湖片区西侧的简村和岭西,将围绕“商业+载体+产业”混合式开发进行改造;太平国兴工业园将引入大数据产业。他表示要通过对村级工业园的改造,促进整体产业提升和城市更新。

根据西樵镇《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发布的目标,到2020年,西樵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村级工业园整治基本完成,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明显好转。

乡村是西樵近代以来镇域经济发展的起点,也是现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起点。诚如温春来所言,文化的崛起背靠经济的崛起。没有高质量的经济发展,西樵的乡村振兴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仓禀实而知礼”这句古老箴言之于当下的西樵依然寓意深刻。

乡俗的传承与创新唤醒岭南乡愁

今年中秋佳节,松塘村的夜格外明亮。一座5米高的番塔矗立在村中心,熊熊烈焰犹如火龙般由塔内直冲上天,四散的火星飘散在月圆的夜空。

“小时候村里有四五座番塔,大人带着我们一起烧,弄得满头是灰,回到家第一时间要去洗澡。”松塘村村民区邦锐如今已是而立之年,但关于儿时烧番塔的景象却记忆犹新,“我们那时不知道有什么寓意,只觉看着火光升起很开心。”

区邦锐前几年出外工作生活,近两年回到松塘常住,因为“这边是家,始终要回来。”松塘村烧番塔热闹过,也曾沉寂过,如今,这项民俗活动再度恢复兴旺,以致央视也到此进行全球直播。

人的轨迹与习俗的轨迹相映,唯乡村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是心灵的归宿。

在提倡乡村振兴的当下,西樵人明白何为“守土有责”。乡村的繁荣不仅在于环境美,产业兴,村民富,更在于文化价值的坚守。

“村民认识到,只有大家共同保护村内的历史文化,才能把乡村的风气真正体现出来。”上金瓯社区党委书记陆祖桥说。

松塘村“村通”区子广说,松塘人在2014年便自发制定并全体表决通过了《西樵镇松塘村村规民约》,要求村内的有证土地、祠堂、民居等项目的改造,应当保持古村岭南建筑风格。简村社区党委委员陈小可说,在“古韵简村”创建中,征集村规村训,开展乡土教育文化课堂,邀请学生、新市民参观体验简村。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黄颂华表示,西樵将顺应和尊重乡村内在文化和肌理,把挖掘原生态村(居)风貌和引入现代元素结合起来。

综观西樵各村的做法,乡村振兴正在创新中实现对传统文化价值的传承。松塘村依托本村的古建筑群、村史资料,以及已成品牌的松塘翰林文化节,计划打造4A级旅游景区。陆祖桥说,未来计划引入黄飞鸿武术学校,依托区梦觉故居打造红色教育基地,打造集翰林文化、武术文化、红色文化于一体的古村。

简村则将围绕“古韵简村”的主题开展。陈小可说,目前已经整理编辑了简村历史文化资料。同时,简村还邀请了南海区文旅发展顾问、台湾资深文创专家廖村坪作为简村文创方面的顾问。根据后者提供的规划,简村将完善全村的旅游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游客服务中心、村史馆,对陈启沅纪念馆绮亭陈公祠开展修葺,并复原陈启沅时代的缫丝工具以及“一船缫丝出,一船白银入”的景观,提升游客的体验。

实际上,西樵正在有意识地对全镇各村文化开展保护。根据西樵乡村的文化振兴战略,未来将实现全镇27个村(社区)都建有村史馆,记录本村的历史文化。

书写家乡历史,是潘文生、区子广等爱乡之人的赤诚之举。对他们而言,在家乡历史文化中,存在着一个“心灵的家园”。放在从前,像潘文生这样花大精力整理家乡历史文化资料的人并不多,而且仅以家乡情怀驱使着个人行动。

如今,当乡村振兴成为一项系统工程,传承本土文化已成为西樵各界的共识。在对本土文化的重新挖掘的过程中,西樵自古就有的“乡贤基因”被再次激活,并有了崭新的践行和诠释。

■焦点

烧番塔成为“云民俗”背后

岭南文化如何踏上“互联网+”之路?

今年中秋节,西樵松塘村番塔燃烧的光与热为全国乃至全球华人所感知。烧番塔这项古老的民俗,透过各种传播介质,化身成为时髦话题。在央视节目《传奇中国节·中秋》以及“南方+”等各大网络平台的直播、报道下,一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踏上“互联网+”之路,启示岭南文化在新时期的发展之道。

一场传统民俗的全球直播

在央视节目《传奇中国节·中秋》的画面里,主持人刘阳漫步在古色古香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松塘村,向全球观众讲述佛山南狮、南拳文化;走进祠堂与藤编灯笼祖孙进行互动。

“南狮、南拳、烧番塔、岭南家宴等,这些都是华人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爱国爱家的精神写照,也是岭南乡愁的根。”伴随着刘阳的解说,在央视镜头下,烧番塔与各种岭南文化元素交织在一起,在全国乃至全球观众的脑海中抹上了一笔浓重的岭南文化印记。

“烧番塔寓意着生活红火。”区子广说,烧番塔寓意着人们期望生活步步高升的心愿。每年到了中秋节,村民无论身在何处都会赶回来参加活动。延续至今,烧番塔已成为佛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松塘村和西樵的一道靓丽风景。

烧番塔表现出岭南文化的独特性和鲜活性,让其获得了颇多的关注。据央视收视数据显示,在当晚特别节目中,松塘烧番塔直播点成为全国各地收视最高的直播点。这是西樵松塘村烧番塔首次登上中央电视台的节目,成为佛山在央视平台打出的又一张文化名片。烧番塔也成为继《记住乡愁》的松塘村、烟南村而成为南海又一张文化名片,在央视镜头的见证下,超越了地域,在全国、全球范围内弘扬。

在互联网时代,松塘村烧番塔借各类新媒体传播途径,由一项地方性的民俗活动进阶为一项全民共同见证的“云民俗”,以烧番塔为代表的岭南文化成为了互联网时代关于佛山和南海的新记忆。

互联网传播为传统文化赋能

当晚,各大网络直播平台纷纷对这一岭南民俗进行了全程直播,番塔内升腾而出的火龙不仅照亮了松塘夜空,更成为了佛山地区朋友圈中秋刷屏的元素。

吃过团圆饭后,佛山市民一边赏月一边点开烧番塔的直播链接观看。“我家就在松塘的隔壁村,我们也有烧番塔的习俗。”看着手机里烧番塔的盛况,就读于华南师范大学的李玉婷加入了微信群的讨论。

像李玉婷一样看着直播讨论起自己家乡烧番塔风俗的不在少数,“有小时候的味道,正宗!我们还要撒粗盐,火更旺更大!”“我们广州花都区炭步镇很多村都有这个风俗,比他们的还热闹!”“我们江西萍乡也是烧瓦片塔的,小时候常常和大人玩这个。”“民俗活动不能停,这是我们村每年都会传承的。”

一项岭南民俗通过各类媒介在网络上辐射传播,引起了大众心灵的文化共振。烧番塔的网络直播形式,正是一次互联网赋能传统文化发展的有益尝试。在大众交流无障碍的网络时代里,具有特色鲜明的文化民俗,将具备更大的传播动能。

如今,网络直播已是传播文化活动的“例牌菜”,但仅仅做直播还不够。围绕“互联网+民俗”做文章,像烧番塔、大仙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思考如何推出互联网产品,增加线上的体验,抓住新时代网络“原住民”的眼球。

■手记

以“天下之西樵”的气魄开展乡村振兴

从明代起,西樵山就有了“理学名山”的美誉,南海士大夫集团在这里修书院、兴文教。由于这段因缘,来自全国各地的文人骚客都曾来此瞻仰大儒事迹,并留下诗文无数。“500年前,浙江著名学者方豪就为西樵山打响了一张响亮的名片,他在《西樵书院记》中写道‘西樵者,天下之西樵,非岭南之西樵也’。”温春来在做西樵研究时,十分着重“天下之西樵”这一概念。

在《天下之西樵》一书中,有这样的描述:“西樵山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所产生的文化财富影响天下,涵盖千古,因此今人审视方豪‘天下之西樵’的意义时,必须具有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宏大胸襟。”

西樵吸引了天下名士的到来,精英又从这里出发走向天下,这是一种开放的气魄。正如书中所说,“从明中叶崛起的岭南,到近代之后,进一步开风气之先,引领中国变革的方向,西樵山正是这一宏伟变革的见证者与促进者。”

回望陈启沅的故事,他既作为乡绅践行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又是开风气之先的民族工业家。因此,传统与现代并无对立,乡村与世界并非割裂。

如今,西樵置身于粤港澳大湾区之中,也正处于新时代的开放大势之下。西樵实施乡村振兴,推动乡村文化传承保护和发展,除了要注重本土文化的挖掘,还要思考如何让本村特色通过线上线下的渠道向外推广,并引入更多文创元素以盘活本村的特色文化。

以开放的视野审视,将会发现西樵乡村的历史文化一直与天下连接,与世界连接。以开放的视野推进乡村振兴,在现代城市的城市发展进程里,乡村既要立足本土挖掘内涵,也要面向现代化提升风貌。


扫一扫
快速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