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咯!稻浪涛涛,荒地变良田!英德喜开千亩水稻丰收“第一镰”

  11月是秋收的季节。在英德市英城街道办南山社区下寮村的681的亩田地里,黄澄澄的稻田接连成片,成熟的稻穗迎风摆动,四台水稻收割机马力全开其中,农民抓住晴好天气正忙着收割水稻。

  然而,此前这片田地曾是一片饱受洪水浸泡的旱地,土地大多丢荒。如今能种上水稻得益于英德市委市政府启动了耕地提质、旱地改造水田项目(以下简称“旱改水”项目)。2017年5月,英德市启动了该项目,通过土地整合、土壤改良和修复农田基础设施等措施,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了耕地质量等级。

  “没想到,这片丢荒的地还能重新种植水稻,而且产量还不低。”下廖村新村村小组组长苏耀芬手里捧着新收割上来的稻谷,欢喜之情溢于言表。他说,这片旱地长期受到洪水浸泡,村民大多都不愿意在此种植作物,土地长期丢荒。虽然村民有重新修复排水水渠的想法,但苦于缺少资金。

  “说实话,当初农业局的专家说这片地能改造成水田,还能种水稻,我还是持怀疑态度的。”苏耀芬心里虽然怀疑着,但又期盼这能成为现实,从而改变丢荒的现象。

  今年1月,681亩的土地全部改造完成,经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和修复灌溉与排水水渠,土地面貌“焕然一新”。这让苏耀芬看到了希望,并主动参与到水稻的种植管理工作当中,希望能亲眼看到这一“奇迹”。

  而苏耀芬的期盼最终实现。进入11月后,681亩的水稻已相继全部成熟,并进入最佳收割期。新垦造的水田错落有致,丘丘相接,块块相连,饱满的稻穗弯腰,收割机在田野里往来穿行,呈现出一片繁忙的丰收景象,迎来了收成的“第一割”。经农业专家现场称重测算,该片水田湿稻谷亩产1224斤,干稻谷亩产979斤。

  “这样的产量比一般的水田都要高。”这样的收成让苏耀芬喜出望外。

  据了解,自2017年以来,英德市以“保卫18亿耕地红线”为统揽,在全市英城街道办、望埠镇和桥头镇等地开展“旱改水”项目,将零散、低效的地块整合治理为连片、肥沃土壤的适合水稻生产地块。截止目前已通过了6个项目的市级验收,共新增水田2839.47亩,今年计划完成8000亩的垦造水田任务。

  而在今年10月31日召开的英德市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动员暨培训会上,英德市长肖勇科也在会上指出,英德市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任务是46.43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33.9%,并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当前水稻种植田块类型、现有水土资源条件、生产现状等因素,科学合理划定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入地块要满足水土资源条件较好、相对集中连片、生态环境良好、农业基础设施比较完备、具有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种植传统等条件。

  英德市土地开发储备局局长曾纪才认为,“旱改水”项目与国家和英德市的发展战略是不谋而合的。他指出,“旱改水”项目按照以占定补、以补定垦的工作要求,因地制宜,将自然条件好,特别是集中连片、适宜规模化开垦的地块优先纳入垦造水田计划。项目不仅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了耕地质量等级,还增加了城市发展的空间,更是通过创新方式增加了农村就业机会和农民收入,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战略。

  曾纪才还透露,稻收割完成后,还将种下油菜籽,打造一片油菜花的海洋,让英德成为“岭南婺源”。“随着英德市旱改水项目的不断扩展和改造建成面积的不断增加,我们计划将下寮村的地块与宝晶宫旅游区结合起来,种植荷花莲藕,并养殖小龙虾,打造万亩观光农业园和有机小龙虾养殖园区,在明后年将呈现‘水上摘莲青的的,泥中采藕白纤纤’新农村美景。”


扫一扫
快速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