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区大胆创新建设模式 加快新农村示范村建设

韶关市曲江区在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的实践中,认真吃透上级的有关精神,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建设模式,扎实推进示范村创建工作。该区有省定贫困村29个自然村320个,其中1个因交通建设整村搬迁,实际有创建任务的自然村为319个。截止至9月4日,319个自然村已全部完成施工图设计现场考察并确定了设计方案,完成施工图设计的有318个,完成预算编制的有309个,进入工程交易中心摇珠的有233个(73%),确定施工单位的有207个(65%),开工建设的有161个(50.6%),整体进度顺利。

微信图片_20180912111317.jpg

创建新农村广大农民是主人,不是看客。为充分激发广大村民的内生动力,必须让村民全程参与,实现共谋、共建、共治、共享。该区根据省发改委《关于支持村级组织和农民工匠承接农村小型工程项目指导意见的通知》和省委农办、省发改委、省住建厅《广东省农村建设项目组织管理的指导意见》,组织农办、住建等部门进村入户、听取镇、村、组干部和村民的意见,最终确定实行以区委、区政府为主导、镇党委、镇政府、村党支部、村委会为责任主体,村小组为建设主体,区委农办负责统筹协调,区住建局负责技术管理服务的小额工程建设模式。打破常规,不照搬照套城市建设管理模式,减少项目招标、审图、报建、环评等环节。从而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节省不必要花费的资金;充分尊重农民和农村组织的主体地位,不搞大包大揽。各行政村直接委托有资质单位设计施工图、编制预算,50万以上至400万元以下的建设项目由村小组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摇珠的方式确定施工单位,再由行政村委托监理单位做好监理工作。共有10家施工图设计单位、10家造价咨询单位、9家工程监理公司、11家建筑公司参与新农村工程建设。实现管而不死,放而不乱,达到“三个可控”的目标,一是时间节点可控,确保年底完成创建任务;二是资金可控,少花钱多办事,保证资金使用安全、高效;三是质量可控,切实提高工程质量。

微信图片_20180912111321.jpg

由于省定贫困村创建示范村,面广、量大、分散、无经验可借鉴,建设模式确定后,该区在认真学懂、悟透上级政策的同时,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勇于担当、大胆创新,制定出台一系列符合农村实际、便于操作、合法合规的配套文件,如《韶关市曲江区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项目管理意见》、《关于做好省定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综合整治项目相关技术服务工作的通知》、《关于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综合整治项目时间节点、建设指引和年度考核指标的通知》、《关于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工程建设施工图预算编制注意事项的通知》、《关于曲江区新农村建设项目建筑材料运检抽检的指导意见》、《关于曲江区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质量监管的通知》、《韶关市曲江区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办法》等12份文件,对项目建库、施工图设计、造价咨询、质量监管、项目验收等各个环节都做出了明确规定。

与此同时,加强对镇、村、组干部的培训指导,该区举办了项目建库、合同填写、工程交易资料报送、质量监管、项目验收等业务培训班,制作了《曲江区新农村建设综合整治项目实施要点》、《曲江区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专题辅导》两个PPT教材,通过培训,使广大新农村建设第一线的干部提高了业务水平,成为推动示范村创建的重要力量。此外还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对创建示范村后的文化活动室、绿化带、公厕、健身器材等由各村分片划定管护区,由党员、村民负责维护、保洁等。

微信图片_20180912111324.jpg

微信图片_20180912111327.jpg

微信图片_20180912111223.jpg

实践证明该区的小额工程建设模式有3个好处: 一是有效提高镇村干部和村民的积极性,项目推进较顺利,如该区樟市镇西约村村民、乡贤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集资88.6万元,村民投工投劳、下河捞石头、上山砍竹子、刷墙面、铺巷道、完成绿化1600平方米,整治房屋外立面960平方米,修建栅栏6处150米,“党建引领、村民参与、不等不靠、特色鲜明”的“西约模式”应运而生。二是有效防止建设工程层层转包,确保有限的资金都用在工程上,保证了质量;三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该区的建筑业的发展,据了解在启动示范村建设前,该区仅有7个资质建筑企业,到目前已发展到11家,另有几家正在申报中。由于示范村建设多数选择本地建筑企业和当地农民工匠,从而增加了当地村民的收入。


扫一扫
快速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