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村办内刊见证禅城全国文明村的蝶变

后来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了:紫南村先后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中国十佳小康村”“全国文明村镇”“中国最美村镇”等一系列“国字号”荣誉,紫南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潘柱升也被评选为广东省“南粤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好人”。

可是十年前的事呢?连村里的好多老人都记不清楚了,他们告诉笔者:“它”知道。

“它”不是别的,正是如今的《紫南报》,十年前叫做《紫南之窗》。《紫南报》的创始人潘柱升说,当初创办《紫南报》的目的,是村“两委”亟需一个桥梁消弭村民对村“两委”的怀疑,凝聚团结发展的力量,共同扭转彼时紫南村的落后局面。十年后的今天,紫南村委会文宣办主任卢新勤感觉,《紫南报》从未忘记创办初衷。

曾经的落后村开启“逆袭”路

一份村报坚持办了十年,在禅城区一百多个村居中并不多见。回想《紫南报》创刊的背景,潘柱升形容是“困难重重”。

“我记得我是2007年11月26号回到村里的,回来后首先进行了走访、调研。我花了3个月的时间,到祠堂里、大榕树下、田间地头,还有老百姓的家里,了解他们对紫南村现状的看法,并想彻底摸清楚,村民们究竟希望我能带领大家把紫南建设成什么样的村庄。但是在走访的过程中,我发现村民们对村委会的误解很深,对村委会的不满意、不信任的情绪非常浓重。”潘柱升说。

村民们的不满意和不信任,首先来源于当初紫南落后的村集体经济。得改革开放之先,佛山不少村在九十年代已经发展得风生水起,集体经济红红火火。与紫南村相隔不远的南庄镇罗南村成为禅城区最早的明星村,九十年代初就被媒体报道为“新农村建设的‘罗南样本’”。从1992年到2004年的十二年间,紫南村周边的许多村庄都先后抓住改革机遇快速发展。而紫南村却依然落后,村里到处是污染大、效益低的小企业、小作坊,村民们付出了环境代价,钱口袋却没有鼓起来,分红只有几百块钱。

“当时是村富民穷,老百姓的钱口袋没有鼓起来,村务财务也没有及时公开,所以村民们怨气很大,一肚子火。”紫南村委会一名工作人员依然记得当初的困境。到了2004年紫南村换届,新一届领导班子上台后,虽然对老百姓作出了许多承诺,但是三年过去后,这些承诺始终没有兑现,管理状况甚至比以前更差。“现在有的村委会干部还对我说,在那个年头,他们外出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紫南人,觉得紫南人是个丢人的词。”潘柱升说。

潘柱升初到紫南开展调研的时候,被村民们一句话深深触动——“你问我们相信谁?支持谁?我们现在都懒得说了”。对于潘柱升带领的新一届村委会,村民们提出了四条要求:一是希望村委会保险箱可以从原来“钢板”做的,替换成“玻璃”做的,透明公开;二是希望能让村的经济总量赶上全镇的平均水平;三是希望村委会在处理问题上,秉持一碗水端平的态度;四是希望能为在紫南工作、生活的百姓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

经过一连串的走访调查,潘柱升感觉到继续前行的艰难,“村民们始终对我以及村委会保持着一种怀疑的态度,老百姓不信任村委会,更谈不上支持村委会的建设工作了。”要如何加强村委会与村民的沟通,把村委会的想法传达到群众当中去,同时把老百姓的想法及时传递到村委会的决策当中去呢?“我觉得我们急需一个得力的工具,一个畅通的渠道,一个交互的平台,那就是村报。”2008年初,潘柱升向紫南村“两委”提出了创办村报的想法,与大家共同研讨商议,并最终得到了两委会的认同与支持。

2008年5月9日,《紫南之窗》出版了创刊号(后于2014年9月更名为《紫南报》),“以此作为与村民沟通的桥梁,这便是创办《紫南报》的初衷。”潘柱升说。

初创期每到交稿感觉“头都发麻”

作为一个行政村的报刊,《紫南之窗》的初创期可谓“艰难”,“稿源从何而来,由谁提供?谁来对报纸把关?在紫南当时的局势下,我认为这份报纸一定要办成及时向村“两委”传达老百姓的心声与想法的报纸,要把它办成老百姓的报纸。我们不需要专职的记者和通讯员,我们6000位村民,就是6000名‘记者’。只要稿件不违背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不打破基本的做人原则和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他们写什么,我们就登什么。”潘柱升当时的想法是,让《紫南之窗》坚持有问必答,当期老百姓提出的疑问,一定要在下一期进行详细的回答。比如,接到几位村民关于股东资格、股权问题的咨询,下一期报纸就作解答。

《紫南之窗》一期四个版,分别为村政、经济、民生,以及教育、卫生、好人故事等等。当时的村委会副书记潘伟添担任总编辑。由于没有经验和缺乏人手,当时紫南村专门邀请佛山本地媒体的编辑以及南庄镇干部对办报的人进行指导,一对一地学,手把手地教。

尽管紫南村委会希望最大限度激发村民的投稿热情,但是最困难的问题还是在于稿源,“没人会写稿啊!每到要交稿的时刻,潘伟添‘头都发麻’。”潘柱升说。十年之后,潘伟添已经记不清当时因为“稿荒”产生的焦虑了。

为了解决稿源问题,紫南村两次邀请了时任《贵阳晚报》记者部主任的李杨前来紫南对《紫南之窗》的通讯员、办公人员、投稿人员进行新闻稿件的写作培训。期间紫南村还邀请了时任禅城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的孙国华以及《山西日报》编辑部主任李建基前来培训指导。

而对于稿源的征集,紫南村将其作为村委会办公人员与村小组组长的年度考核内容之一,要求每个村委会办公人员每个季度至少投一次稿,村小组长半年至少投一次稿。这是对村委会人员的硬性指标,同时也是工作的绩效考核,年底作为考评标准。没完成投稿任务的,给予经济处罚,对超额完成投稿任务和写得好的稿件,则给予奖励。

紫南村党委委员陆添辉至今还记得当时的投稿压力,“规定了两委干部及工作人员每年需提交的稿件数,以及对不达标人员的处罚方式。面对这些规定,压力甚大。对于离校多年,写作生疏的我而言,要重新执笔写好一篇通讯稿是有难度的。尤其是在创刊初期,怎么选材成了我的大难题,总是拿不准方向。但我还是咬紧牙关,百锻千炼,完成一篇又一篇的通讯稿。”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紫南之窗》完成了募捐救灾、招商引资、扩建商城、出租土地、修桥建路、股权改革、分红翻番、教育投资、换届选举、建章立制、环境整治、文明创建等等一系列紫南村重大事件的报道,“每一个历史关节点,每一项重大改革,每一项惠民措施,都没有落下。”卢新勤说。

努力成为了解紫南的窗口

潘柱升还记得,2008年新的村“两委”班子诞生五个月的时候,村民看到了一些变化,但是对于新班子到底要干什么村民们还是心中没数。当时《紫南之窗》及时刊登了一篇题为《让更多的人富裕起来是我最大的心愿——紫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潘柱升专访》,表白了立场态度,给村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卢新勤介绍,《紫南报》每月发行一期,月发行量为3800份,发行对象既有本村村民,来紫南投资的企业,也包括新紫南人,人手一份,家家户户无一落空。

如今十年过去了,《紫南报》已经出版过81期。紫南村也由过去的问题村、落后村,变成了今天的明星村,每个月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不同团体前来紫南村参观学习,《紫南报》也成为紫南村对外展示的一个窗口。

“作为一份面向村民的报纸,在报纸的定位、选题、编辑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独有的办报风格,坚持贴近村民生活、丰富社区文化、为村民提供便民服务的理念。不仅可以让村民第一时间了解村里动态,村干部也能更深入地了解到村民在想些什么,有哪些实际问题需要解决。在选稿导向上要发出紫南的声音,讲述紫南的故事。”卢新勤介绍:“经过编者的努力,在读者的支持呵护下,《紫南报》完全达到了创办初衷,《紫南报》已由过去的靠兼职队伍办报转变为由一支专业化的队伍专职办报。《紫南报》现在是村民和新紫南人乃至社会各界了解紫南的窗口,是紫南人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让他们及时了解现今的村委想干什么,在干什么。真正让他们从关注到关心,到积极参与到紫南村的改革发展中去,投身到乡村振兴战略和实践中去。所以我说,紫南取得今天这般成就,获得全国文明村的称号,这份报纸是有功劳、有贡献的。”潘柱升评价。

紫南现在正处于经济强村向文化兴村的转型阶段,潘柱升希望,在文化建设的道路上充分发挥《紫南报》的作用,真正透过这份报纸助力紫南村的文化建设,通过文化建设带动紫南的旅游产业发展。“在产业转型方面,我们原来是依靠土地物业来递增充实我们村的经济总量,但紫南村的土地已经用完了。在这一局势下,紫南村经济需要从原来对数量的追求,转变为对发展质量的追求。因此我们要切实发挥《紫南报》的作用,使我们经济发展的质量得到老百姓的理解与认同。”潘柱升说。

潘柱升希望,《紫南报》不仅能继续办下去,还要提高办报质量,“真正让老百姓从今天关注这份报纸,转变到日后热爱这份报纸,让他们拥有主人翁精神,办成一份在老百姓心目中属于他们自己的报纸。”

■相关

潘柱升:文化兴村最重要是决心和恒心

“我们紫南村的各种治村工作方案,好多村子问我们要,我们都大大方方地给。但是,如果没有我们这样的决心和恒心,即使拿了我们的‘药方’,也治不了‘病’。”潘柱升说。

南庄镇有18个行政村,在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分红方面,紫南村并不是最富裕的,紫南村民分红仅列全镇中等水平。但是最近全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和全省家庭文明建设工作会议相继在紫南召开,紫南村的党建工作、生态环境、文明村风、治理成效和村民幸福感,让很多来访者和参观者称赞。

潘柱升介绍,“很多人感到最难理解的是,紫南村实施的大刀阔斧改造旧村级工业园区,关停搬迁村内22家高污染低产出的企业和小作坊,拆除全村所有违章建筑,禁止村民出租房屋、禁止饲养牲畜、禁止车辆乱停放、禁止施工物料乱堆放等治村举措,必然会动了部分村民的‘奶酪’,会引起部分村民的抵触。这些制度措施,在很多乡村都难以实施甚至无法实施,但紫南村为什么就能做到呢?”

比如,紫南村通过村民代表会议决议,规定村内不准出租房屋、大货车不能进村、“僵尸”车船必须限期清理、停车场停车车头一律向外、村民不准打赤膊等等。“这些管起来难不难?难,太难了,太累了!但我们不怕难,不怕累,不怕麻烦,只要认准了,就下定决心,做思想发动,耐心解释,广泛宣传,三番五次,坚持不懈,天天用力,久久为功。只要有决心,有恒心,就能把想做的事情做好。没有我们这样的决心和恒心,即使拿了我们的‘药方’,也治不了病。”潘柱升感慨地说。

现在紫南村正在大力推进“美丽文明”乡村建设。潘柱升认为,“‘美丽’建设并不难,难的是‘文明’建设。比如说我们紫南村,在传统民俗中,既有好的一面,如仁善、孝德、勤勉、和睦等,有很多好的家训家风,我们已经进行了部分的挖掘和整理,在我们的紫南村史馆,还有贤德公园和其他文化公园,都能看到这些内容。与此同时,我们村的传统里还有糟粕的一面,如重男轻女、薄养厚葬、信奉鬼神等,这些旧观念和陈规陋习还在影响一些村民的行为。因此,要想通过文明建设来全面提高农村文明程度,提升全体村民的素质,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在紫南村提出“文化立村、文化兴村、文化强村”的发展思路后,建设和引进了“广府家训馆”“佛山好人馆”“紫南村史馆”,投入资金建广场、电影院、球场等等,并举办运动会、文艺晚会、知识竞赛、开笔礼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我们就是希望引导村民不要在家里打麻将、闲聊、晃荡,而是去我们的文化广场跳跳舞,去电影院看看电影,去棋艺室下下棋、去书画室练练字,去球场打打球、去曲艺室唱唱曲,去公园里健健身,去绿道上散散步……都是为了提高村民素质。提高人的素质是一项庞大工程,仅有三五年还看不出效果,它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是一点一滴的改变,可能需要十年八年,甚至二三十年才能看到成效,我都不知道我能不能等到那一天。”潘柱升笑言。

扫一扫
快速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