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提前一年完成

惠阳花果水厂改造升级后供水能力增强。本报记者李芳娟 黄尉宏 摄

惠阳花果水厂改造升级后供水能力增强。

    目前惠州市已进入汛期,天气复杂多变,防汛防旱防风工作有何新举措?过去一年全市水利工作有何新突破?记者从惠州日前召开的全市水利与三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去年惠州全市水利投入超过30亿元,创历史新高;率先完成村村通自来水工程,解决了惠州全市131.45万人的饮水问题;建立起市县镇村四级河长体系。在三防工作方面,惠州市今年将强化三防应急能力建设,落实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安全度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59宗村村通自来水工程解决逾131万人饮水问题

    “水管铺到了家门口,拧开水龙头就有自来水用,太方便了。”惠阳区良井镇居民魏国华高兴地说。自来水进村入户,让村民喝上“放心水”,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农村群众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工作。

    惠州部分农村地区此前一直存在缺水和饮水安全问题。为尽快解决这一民生问题,惠州市委、市政府将其列入年度工作要点和惠州市十件民生实事,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截至去年年底,惠州市完成了总投资23.07亿元的59宗村村通自来水工程,解决了惠州全市131.45万人的饮水问题,比省定时间(2018年)提前一年。

    基本建立惠州市县镇村四级河长体系

    “去年惠州全市水利投入超过30亿元,创历史新高。”惠州市水务局负责人介绍,其中,江南大道惠城段13.5公里已有8.3公里实现通车;望江沥整治基本完成;新开河、大湖溪沥、洛塘渠3条河涌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莲塘布河、河桥水等其余9条河涌正全速加快推进。同时,联和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观洞水库应急备用水源工程等重点水利项目已全部开工。

    “东江、西枝江等哺育着一代又一代惠州儿女,倡议青少年保护母亲河,助力实施河长制,做惜水爱水的倡导者……”日前,惠州市“河小青”志愿服务总队成立,而“落实河长制,保护好水资源”也成为了广大市民的共识。据悉,惠州市河长制工作高分通过省考核验收,实现“一河一长”,当前惠州全市290条河流、493个湖库共设立河长1514名;惠州市县镇三级均设立了河长制工作机构,基本建立了市县镇村四级河长体系,努力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

    在水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随着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深入开展,纳入惠州市试点实施方案的24项评价指标基本达标,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成绩排名全省前列。

    全力以赴做好各项防汛工作

    当前惠州市已进入汛期,据惠州市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惠州龙舟水属于偏重年景,预计可能有3~5个台风影响惠州市,较常年同期略为偏多。汛期内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前汛期降水前少后多,可能出现旱涝急转现象;降水集中期内则可能发生洪涝和山洪等灾害。

    对此,惠州市进一步健全了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三防责任制,将三防责任明确到个人,落实到最基层和第一线。记者日前走访白盆珠水库、东江水利枢纽工程、潼湖水利工程等地发现,相关管理部门单位严格落实三防责任,全面梳理薄弱环节,一一排除安全隐患。


扫一扫
快速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