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兴民富 乡村振兴连州西岸“进士之乡”添姿彩

作为“进士之乡”,西岸镇有着丰富的古村落文化资源,美丽乡村建设让古村落焕发了崭新活力。

时值正午,在冬日和煦的阳光下,连州市西岸镇东村的一处古门楼旁,几个村民正热火朝天修缮古城墙。

“我们修复的是北门到南门这段古城墙,总长大约2500米,所有石头都是就地取材,预计2018年完工。”东村村书记黄爱和说,届时,原本被破坏的城墙将以巍峨、高耸的壮观气势重现在世人面前。

西岸镇以基层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提高群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参与度,构建美丽乡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借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契机,东村正在谋划一幅乡村文化旅游产业蓝图。除了修缮古村落,该村还修建一条5米宽1.5公里长的硬底化路,代替狭窄弯曲的旧路,“新路将直通古村落门楼前,到时旅游大巴进出就方便了。”

东村古村落的开发建设是西岸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作为“进士之乡”,西岸镇有着丰富的古村落文化资源,美丽乡村建设让古村落焕发了崭新活力。而在实施乡村振兴的新征程里,致力于建设和谐西岸的当家人正用新思路打造着属于西岸的“古村品牌”。

2017年,西岸镇投资300万元用于建设冲口、马带两个古村落第一期工程。图为马带村。

2017年西岸镇投资300万元用于建设冲口、马带两个古村落第一期工程。2018年,西岸镇又将投资600万元开工建设冲口、马带第二期、石兰寨古村落。

除了巧用古村品牌发展乡村旅游,西岸镇统筹兼顾,振兴乡村的各项工作齐头并进。“我们以基层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提高群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参与度,构建美丽乡村建设的长效机制。”西岸镇党委书记李万全说。

目前,西岸镇乡村面貌焕然一新,2017年该镇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有42个;非省定贫困村打造1个示范村、19个整洁村及8个人居环境整治村。

今后西岸镇将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引领,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上,统筹扶贫、人居环境整治、省定贫困村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综合改革、招商引资等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民增收致富探索新路子,确保2018年底实现1035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乡村美 保护古村建新村

有着“三进士一将军”之称的石兰村并非一味拆旧建新,而是将厚植于古村落的文化之根和美丽乡村建设相融合

隆冬时节,记者走进西岸镇石兰村,一条干净整洁的村道映入眼帘,道路两旁是一栋栋整齐漂亮的房屋,绿化苗木取代了之前的垃圾堆、柴草。舒适美丽的村容环境让该村不少村民忍不住夸耀:“在我们村,大家走到哪都好看,都舒服,村民很爱护村容村貌。”

“不论是三清三拆,还是环境整治,村民都配合得很好。”石兰村书记吴记华表示,整洁舒适的村容村貌是村民、村干部、村理事会相互配合的成果。在施工队进场前,石兰村的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环境整治建设当中,建立“门前三包”责任制,目前该村50户农户房前屋后完成了美化、绿化工程,公共场所已美化、绿化10处。

村干部、理事会携手村民共建美丽乡村的例子在石兰村有很多。位于村门楼前的骆屋园广场就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这个广场大概有2000平方米,前后共拆除了老房子40间左右。”吴记华说,建设广场初期,村干部和理事会成员挨家挨户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

石兰村将以文化为引领,突出特色古村落休闲观光旅游,打造属于石兰村独有的文化旅游品牌。

“我们将建设美丽乡村的想法告诉每个村民,老房子早已无人居住,基本已经废弃,如果不拆旧腾出空间,整个村就无法发展。”吴记华说,拆旧之前总共召开了五六次动员大会,之后又召开村小组会议,在充分征得村民同意,签订拆迁协议之后再统一拆除,“当时拆迁工作进展很顺利,为后续广场建设奠定了基础。”

“现在村民看到广场建成了,都高兴得不得了,村民自发出力建设美丽乡村。”吴记华表示,广场的建成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村民看到居住环境实实在在的改变,村容村貌的喜人变化,对后续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都十分支持。

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有着“三进士一将军”之称的石兰村并非一味拆旧建新,而是将厚植于古村落的文化之根和美丽乡村建设相融合,秉承“新村要建,古村落更要保”的原则,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强对古村落的挖掘、整理,同时加大对古村落保护的宣传力度,让村民和民众自觉珍惜和保护自己的文化。如此规模的古村落得以完整的保留,与村民尊重历史、爱护文物的风气不无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该村有不少人家都搬出老屋,盖起了新房。然而,村民没有舍得拆掉古屋,而是经过与当地政府协商,在村前的荒山另辟地方规划新村的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三进士一将军’的历史名人文化和古村落人文景点特色文化,打造文化基地。”吴记华说,石兰村将以文化为引领,突出特色古村落休闲观光旅游,打造属于石兰村独有的文化旅游品牌。

在人居环境大为改善的同时,西岸镇省定贫困村美丽乡村建设也在稳步推进,力争2018年底省定贫困村整治完成100%,分散贫困村整治完成率达到80%。

截至2017年11月中旬,该镇共有31个村庄完成了“三清三拆三整治一美化”总量的50%,清理乱堆乱放、杂草杂物和沟渠淤泥等共201处,拆除危旧房、乱搭乱建和违规招牌等共122处;投资350万元用于三水、马带、溪塘、奎池、河田、东江、西岸等多个村级公路建设,长度达13.308公里。

目前该镇已有90个村聘请有保洁员,占全镇139个自然村的65%。保洁员由村委会聘请,镇政府通过每个月抽查和每个季度检查逐项打分,并将按照分数高低最终确定保洁员的工资等级。

产业兴 打造农村旅游专线

黄花坪特色农业产业园以种植蔬菜和水果为主,配合旅游、采摘、民宿,预计2018年年中初见成效,年营业额预计超5000万元

2017年西岸镇开展了全面的土地确权、农村土地经营承包确权工作,实测承包地面积5.5362万亩,给1万多土地承包农户颁发了新证。土地确权工作的开展助推了农村土地整合的发展,河田的高科技农业示范田、东江东田坪村品牌菜心基地、七村黄花坪的富硒农产品产业园等示范、试验性质的农田基地应运而生。

“西岸镇将以省级连片示范村核心村石兰、马带村为基础,辐射省道S114线周围的连片示范村的建设。”西岸镇党委书记李万全介绍,西岸镇将依托连片示范村的建设,建成全镇首条古村落和美丽乡村相结合的农村旅游路线,为创建美丽小镇打下基础。

七村村委会黄花坪村是连州市区沿省道S114进入西岸镇的第一个自然村,在这里,占地300多亩的七村黄花坪特色农业产业园已经开始动工。

“我们将七村黄花坪特色农业产业园打造成一个示范点,从而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寻找突破口,为农民增收致富找到着力点。”李万全说,黄花坪特色农业产业园作为连州沿着省道进入西岸镇的第一个产业示范点,不仅成为彰显西岸镇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形象窗口,也要让其在全镇的农村建设和产业发展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黄花坪特色农业产业园将以种植蔬菜和水果为主,配合旅游、采摘、民宿,预计在2018年年中就可初见成效,项目全部建成运营后,年营业额预计可达5000万元以上。

黄花坪特色农业产业园以种植蔬菜和水果为主,配合旅游、采摘、民宿,预计2018年年中初见成效,年营业额预计5000万元以上。

黄花坪特色农业产业园的兴起,土地整合工作“功不可没”。“我们将土地整合与农业产业结合在一起,按照一家一户进行土地整合,一户种植一种富硒农产品,富硒农产品价格比一般农产品价格高出许多,这样,农民增收致富就将变成现实。”李万全表示,土地整合之后建设的产业园有助于农户形成适度的规模经营。

黄花坪村的农民土地比较零散,分布在村里的不同位置,耕作成本比较高。土地整合后,每个农户的农田归集到一处或者两处,不仅面积增加了,而且农田更适合机械耕种,也方便管理,种植成本自然就降低了。同时,农业产业园的道路和水网的统一规划整治,缩小农民耕地的质差,配合一家一户种植富硒蔬菜的措施,农民增收致富将很快成为现实。

“村民得知自家门前要建一个农业产业园,都纷纷表示支持。”七村村干部张土安说,村民对黄花坪特色农业产业园的建成运营十分期待,认为这是一个增收致富的机会。

下一步,西岸镇将充分利用已整合的碎片化土地,扎实推动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积极争创示范合作社,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创特色品牌,打造农业龙头企业。

此外,在招商引资方面,去年9月中下旬西岸镇成功引进的石英砂板材项目已落户新塘工业园。项目总投资约6000万元,第一期预备投入2000万元,目前项目已开工并启动建设。下一步西岸镇将大力抓好招商引资,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西岸,盘活经济环境。

农民富 扶贫增收两不误

不仅要让农村变美,更要让村民心里变“美”,力争2018年底实现全镇1035户2112贫困户全部脱贫

实施振兴乡村战略,大兴美丽乡村建设,其最终目的是让乡村美丽、农民富裕。所以,不仅要让农村变美,更要让村民心里变“美”。

“近年来,西岸镇紧抓广州市荔湾区对口帮扶机遇,进一步加大产业、基础设施、科教文卫及其他社会事业的合作力度,提升产业项目的帮扶实效。”李万全说,西岸镇以实施“六个精准”为重点,探索“集中产业扶贫”新模式,以“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形式让贫困户融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通过自身努力增收脱贫。

石兰村村民黄海琴是一名90后,在得到精准帮扶前,她的身上丝毫看不到90后应有的朝气和活力。由于父亲早逝,母亲改嫁,作为家中的大姐,黄海琴为了照顾家中的四个弟妹,只能读完初中就返家务农维持生计,日子过得十分艰苦。

“当时自己有政策补贴,虽然能够维持生活,但是我更希望家里的弟妹能够读好书,读完高中甚至大学,将来找到更好的工作。”黄海琴说,由于担心自己无法承担家里众弟妹的学费,那段时间整个人陷入了深深的担忧。

2015年扶贫队进驻石兰村后,留意到黄海琴家的情况,为其制定了对应的帮扶政策。“扶贫干部鼓励我申请危房改造项目,通过财政补助和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2016年底,我们一家住进了新房。”黄海琴说。

2017年,黄海琴家中最小的弟弟黄上宾上初中,二妹黄海玉高中毕业,并通过农业劳动力转移培训,顺利在广州找到了工作,扶贫工作队通过政策支持和社会助学组织的帮助,为黄海琴家3名在校生申请了每年11000多元的助学金。

此外,通过省财政支持相对贫困户投资光伏发电,黄海琴家可以获得每年2000元、连续25年的利润分红。现在,综合各项收入,黄海琴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扶贫之初的3900元增加到6000元左右。“弟妹读书的钱不用操心了,现在,我通过帮扶资金买了一台农用三轮车。”黄海琴笑着说,有了农用三轮车,一个人耕作农田也轻松了不少。

除了精准帮扶,西岸镇还将依靠打造特色村为更多村民谋求增收致富。“我们要借助农旅结合的产业模式,为农民增收致富探索新路子。”李万全说。

东村正在修复2500米的古城墙,所有石头都是就地取材,预计2018年完工。

在东村,一条长度为400米的入村大道的两边各拓宽了近2米,这条路将被打造成银杏大道。“在路的两旁种植100多棵、直径20公分的银杏,种下即可成林,两旁的矮坡再种上观赏性的花草。”谈及在东村打造银杏大道的初衷,李万全表示,每年的连州菜心节和国际摄影年展期间,都会有大量游客来到连州旅游观光,“包括银杏大道在内,统筹整个东村规划,将它打造成西岸的特色村,吸引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顺着特色村的农旅新路线,东村的规划亮点颇多。除了银杏大道,东村还将规划建设一个规模为30桌的农家乐,“农家乐结合古村落的色调进行打造,以当地食材为主,旁边还会建设配套的停车场、小公园。”李万全说,农家乐正式建成投入运营之后,每年至少可以为该村的所有贫困户增收10万元以上。

此外,东村还将规划建设一个集党建、文明、教育于一体的文化长廊,可供游人观赏、摄影;打造一个农产品自贸区,可供当地村民向游客出售当地的新鲜果蔬。

顺着农旅结合的新路线,未来的东村将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产业化特色村,进一步加快村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 黄津 连州视窗记者 何祥振

【通讯员】梁丹华 谭争


扫一扫
快速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