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全力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

获评全国首批五个“中国好水”水源地之一的万绿湖。绿水青山是东源的优势。今年9月21日,东源县被环境保护部命名为全国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成为广东省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县。资料图片  

位于东源县上莞镇仙湖村的万亩优质仙湖茶生产基地。东源县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农户参与茶叶种植,成功带动周边1008户农户种植茶叶走上致富路。资料图片

  东源县蓝口镇礤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资料图片  

广东东瑞集团的生态循环高床养殖(肉猪)模式。资料图片

东源船塘万亩板栗基地。目前,东源板栗种植面积达20万亩,遍布21个乡镇,板栗已成为农民致富奔康的”绿色银行“。其中船塘镇系广东省最大的板栗种植基地,也是广东省第一个板栗生产专业镇。赵春风 摄

  近日,国家农业部等8部委评定的第一批40个“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名单出炉,其中广东省2个,东源县榜上有名,成为全市唯一获评“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的县。同时,东源县作为全国农业绿色发展的试点先行区,通过先行先试,创新机制,创造经验,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未来3年,东源县将按照“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和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的各项要求,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指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绿色发展贯穿于农业发展全过程,着力创新农业绿色发展体制机制,让农业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探索走出一条体现岭南山区特色、生态农业特征、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为全国提供一个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样板”。

  优势:三大优势

  奠定“试验示范区”创建基础

  东源作为河源市乃至全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排头兵,在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上,不仅具备优良的生态环境优势,同时在资源可持续发展、产业可持续发展、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打下了良好基础,许多创新举措和发展经验走在河源乃至全省前列。

  优势一:

  拥有全省最优质生态资源

  东源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4.37%,境内的新丰江水库和万绿湖等库区水质长期保持国家地表水I类标准,被评为首批五个“中国好水”水源地之一,是粤港地区的“生命水”、“经济水”和“政治水”,具有重要的生态区位和战略地位。

  近年来,为了保护好生态环境,东源县坚持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紧迫任务,并依据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生态状况和产业特点,在岭南山区建立可示范可推广的区域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同时,东源通过推广高效节水和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以及循环利用生态技术,实现秸秆、农膜和畜禽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加强生态资源的逐步修复,辖区内东江干流水质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新丰江水质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Ⅰ类标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农业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常年保持 100%,为全省落实“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探索技术路径与模式示范,探索了一条全国重要生态保护区维护生态安全、实现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

  优势二:

  产业现代化水平逐步提高

  近年来,东源县在确保粮食生产持续增长的同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全县已经形成板栗、蓝莓、柠檬、柑橘、茶叶等特色主导产业,现代农业发展水平逐步提高。

  为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东源县围绕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秉承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市场需求和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导向,以科技创新和机制改革为动力,以优势主导产业和特色品牌农业为支撑,以生态循环模式和绿色发展方式为依托,推进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功能合理布局,调整升级农业产业结构,加速推进产业纵向延伸、横向联合,有效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经营体系和生产体系,构筑东源县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优势三:

  农村社会综合环境持续向好

  近年来,东源加大“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力度,累计投资4.4亿元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县垃圾处理率已经达到100%,并已建成省级生态示范镇3个、市级以上生态示范村56个。

  在加大“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力度的同时,东源县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文明创建工作,与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发展特色产业村镇和创建特色农旅小镇、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等工作相结合,因地制宜建设生态宜居型、休闲旅游型、文化传承型等不同类型的“四美”乡村,成片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打造特色产业村镇,努力构建农村居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促进农村社会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目标:未来三年完成三大建设任务

  按照“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创建目标要求,到2020年,全县农业产业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逐步匹配,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取得积极进展,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效率逐步提升,重要农业资源台账制度基本建立,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农村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实现明显提升。

  按照这一工作目标,并根据农业部等8部委《关于印发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方案的通知》《农业部等8部委关于启动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开展农业经济发展先行先试工作的通知》《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规划》的目标任务和东源实际,未来3年,东源在创建“试验示范区”上要完成“三大”目标任务。

  目标一:

  实现农业产业可持续

  一要推进结构调整优化。要推进种植结构生态化调整,全县粮食年播种面积稳定在47万亩以上,年粮食总产量保持22万吨以上;要推进畜牧养殖集约化发展,到2020年畜禽规模化比重达到90%;要推进水产养殖绿色化转型,到2020年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比重达到75%。

  二要促进三产深度融合。要培育现代产业集聚推进农工融合,以“生态农业产业集聚与技术转化中心”为核心,着力构建以粮油加工、畜产品加工、果蔬加工为主导的三大农产品加工产业集聚;要建设市场流通体系推进农商融合,到2020年全县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占农产品交易总额的比重要达到20%以上;要拓展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农旅融合,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休闲农业示范点要达到10个以上。

  三要增强农业发展动能。要加快推进农业物质装备升级,健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体系,强化农业科技集成创新应用,增强品牌资源整合带动能力。

  目标二:

  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

  一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治理。要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施用与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到2020年,化肥使用效率实现大幅度提高,农药使用总量实现零增长;要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到2020年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二要推进农业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要促进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加强水资源保护治理,增强林业生态功能。

  三要构建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模式。要推行种养一体化循环模式,实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要推行草畜一体化开发模式,提高市场竞争力;要推行可再生能源设施农业模式,探索“一地多用、立体开发、互利发展、多方共赢”的模式,开创“绿色低碳齐发展”的新局面;要推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多元循环利用模式,在拓展延伸产业链条的同时,实现清洁型生产。

  目标三:

  实现农村社会可持续

  一要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要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治理,到2020年,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率、村庄保洁覆盖率、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达到100%、90%、90%和95%;要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到2020年,全县农民参保率、参合率分别达到90%和95%以上;要构建农村基础设施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

  二要发展特色产业村镇。要建设一批特色文旅小镇,到2020年全县创建5个特色村镇;打造一批特色农业村镇,在全县创建20家以上休闲农业园区;要推动产业要素深度融合,推动特色农产品生产、储藏、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销售、餐饮、休闲旅游等一体化融合发展。

  三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要拓宽农民工资性收入渠道,到2020年要实现50%以上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要挖掘农业农村内部增收潜力,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5%以上;要积极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到2020年,全面完成新一轮精准扶贫开发任务,确保50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

  措施:四大举措保障“试验示范区”顺利建设

  为确保“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工作顺利推进,东源县将从组织领导、政策扶持、科技创新、运行管理四大方面提供支撑,为“试验示范区”建设提供全方位保障。

  在组织保障方面,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工作由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统筹,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工作人员具体落实的责任机制,将分管的工作任务分工落实到人,做到工作“五定”,即定部门、定领导、定任务、定时限、定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确保全面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在政策支持方面,要整合各级资金,投入到“试验示范区”建设,并按照“扩大总量、盘活存量、整合资金、创新模式”的基本思路,适当调整财政投资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大财政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向重大农业建设项目倾斜。同时,要调整财政投入方式,通过设立担保基金、贷款贴息、股权投资、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可持续发展项目,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为“试验示范区”建设提供政策和资金保障。

  在运行管理方面,工作协调领导小组负责“试验示范区”管理运行跟踪考核,建立一套实时运行管理参考制度,定期或临时对“试验示范区”进行跟踪监测考核,掌握“试验示范区”建设进程的同时,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及时分析解决,并总结经验,探索适宜不同环境的“试验示范区”建设模式。

  在科技支撑方面,重点扶持研发一批可以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质量与产量的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生态农业技术为首的农业技术;推广一批优质高抗的作物新品种,并构建农业种植业与畜禽养殖一体化的生态循环农业体系,不断提高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精准投放和畜禽粪便、农业废弃物科学利用水平,推动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专题组稿:田红秀 李成东 李远来 王育斌 林国平


扫一扫
快速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