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集乡贤回乡创业 带动200多农户致富

  如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把第一、二、三产业进行融合,打造完整的农产品产业链,让农民真正富起来?这是肇庆市怀集乡贤施华文一直思考的问题。在农村土地确权的大背景下,他回到家乡,以土地入股的形式成立合作社,盘活土地,调动农民积极性,助农民获得“工资、租金和分红”三大收益,帮助他们致富。

  因故土情结回乡创业

  施华文是深圳某机关处级退休干部。去年3月,怀集县政府到深圳发动乡贤回乡创业,因故土情结,以及对农业未来发展的看好,施华文回到了家乡。考察多个地方后,他把种植基地定在了外婆的家乡梁村镇花石三栢村。“三栢村土地资源好,适合发展农业,加之三栢村是省级新农村示范村,交通便利、环境幽美。”

  为了解决启动资金问题,施华文说服了深圳市乐天天食品公司股东碧桂园原首席财务官吴建斌、胜宏股份监事会主席龙伟雄等行业大亨,投资这项农业项目,成立怀集县乐天天农产品高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种植健康有机绿色农产品,以“乐天天”为品牌做订单农业,专供华为、腾讯、深航、南航、深大等大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大家乐、嘉旺、吉野家连锁餐饮和华润万家等全国连锁超市。

  土地入股促农民增收

  “要想农业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走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业发展之路。”施华文说,眼前这片210亩的玉米地就是农户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他将碎片化的土地进行平整管理。

  一开始,施华文以租赁农户土地的形式,给农户一定的租金,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农户积极性不高,吸引不了农业人才。后同村民理事会沟通,与县委、县政府相关负责人商讨,最终以股份制代替租赁制,将企业管理的股份化改革引入农业改革,培养职业型农民,让他们形成为自己打工而不是为公司打工的意识。

  这一做法,让三栢村入股农户尝到了甜头,不仅有租金、工资,还有股份分红。仅一河之隔的峰剑村、孔屋村,岗坪镇四和村的农户纷纷主动加入合作社。

  目前,该合作社已有6个基地共200多名农户,种植有水果玉米、茄子、美香占水稻、谭脉西瓜等农产品。农户在合作社农场工作有工资,不去工作的有土地租金和股份分红,“三保”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打造农产品产业链

  单纯种植农产品,很难抵御农业风险。为此,施华文尝试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把第一、二、三产业融合起来。如玉米,除了可以卖现成的玉米棒,还可以加工成真空玉米棒、打成玉米粒、做成玉米汁,玉米秆粉碎青贮做牛饲料,玉米须还可以用作药材。施华文告诉记者,目前已在怀集食品产业园建食品加工厂。

  “做农业就要摆脱传统思维,引入现代科技和新的思维模式,在产品研发、市场开拓、资本运营、生态旅游等多产业发展。”施华文指着不远处的小桥流水平台说,“那里规划建农家乐,把乡村旅游搞活起来。”

  据了解,怀集县制定了《怀集县围绕“党建+产业发展”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支持和鼓励股份合作制,通过树立像施华文这样的标杆,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用户举报

举报原因

举报成功

感谢您的举报,为健康绿色网络环境做出贡献!